苯甲酸(Benzoic acid)是一種芳香酸類有機化合物,也是最簡單的芳香酸 [1] ,化學式為C7H6O2。最初由安息香膠制得,故稱安息香酸。熔點122.13 ℃,沸點249.2 ℃,相對密度(15/4 ℃)1.2659。外觀為白色針狀或鱗片狀結晶。100 ℃以上時會升華。微溶于冷水、己烷,溶于熱水、乙醇、乙醚、氯仿、苯、二硫化碳和松節油等 [2-4] 。
苯甲酸以游離酸、酯或其衍生物的形式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用于制備苯甲酸鈉防腐劑,并用于合成藥物、染料,還用于制增塑劑、媒染劑、殺菌劑和香料等。可由甲苯在二氧化錳存在時直接氧化制得,或用水蒸氣將苯二甲酸酐脫羧制備 [2] 。
相關星圖
查看更多第一批國家非處方藥藥品目錄(化學藥品部分)共164個詞條 9.5萬閱讀
苯甲酸
苯甲酸(Benzoic acid)是一種芳香酸類有機化合物,也是最簡單的芳香酸,化學式為C7H6O2。最初由安息香膠制得,故稱安息香酸。熔點122.13 ℃,沸點249.2 ℃,相對密度(15/4 ℃)1.2659。外觀為白色針狀或鱗片狀結晶。100 ℃以上時會升華。微溶于冷水、己烷,溶于熱水、乙醇、乙醚、氯仿、苯、二硫化碳和松節油等。苯甲酸以游離酸、酯或其衍生物的形式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用于制備苯甲酸鈉防腐劑,并用于合成藥物、染料,還用于制增塑劑、媒染劑、殺菌劑和香料等。可由甲苯在二氧化錳存在時直接氧化制得,或用水蒸氣將苯二甲酸酐脫羧制備。
苯甲酸鈉
苯甲酸鈉,也稱安息香酸鈉,是一種有機物,化學式為C7H5NaO2,是一種白色顆粒或晶體粉末,無臭或微帶安息香氣味,味微甜,有收斂味,相對分子質量為144.12,在空氣中穩定,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的pH值為8,可溶于乙醇。苯甲酸及其鹽類是廣譜抗微生物試劑,但它的抗菌有效性依賴于食品的pH值。隨著介質酸度的增高其殺菌、抑菌效力增強,在堿性介質中則失去殺菌、抑菌作用。其防腐的最適pH值為2.5~4.0。
山梨酸
山梨酸(Sorbic acid),又稱為清涼茶酸、2,4-己二烯酸、2-丙烯基丙烯酸,分子式為C6H8O2,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對酵母、霉菌等許多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還用于動物飼料、化妝品、藥品、包裝材料和橡膠助劑等。
山梨酸鉀
山梨酸鉀,又名2,4-己二烯酸鉀,是山梨酸的鉀鹽,分子式為C6H7O2K,白色至淺黃色鱗片狀結晶、晶體顆粒或晶體粉末,無臭或微有臭味,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易吸潮、被氧化分解而變色。易溶于水,溶于丙二醇和乙醇。常被用作防腐劑,通過與微生物酶系統的巰基結合從而破壞許多酶系統,其毒性遠低于其他防腐劑,被廣泛使用。山梨酸鉀在酸性介質中能充分發揮防腐作用,在中性條件下防腐作用小。
- 中文名
- 苯甲酸
- 外文名
- Benzoic acid
Carboxybenzene
Phenylformic acid
Benzene carboxylic acid - 別 名
- 安息香酸、苯酸、苯蟻酸、芐酸
- 化學式
- C7H6O2
- 分子量
- 122.1214
- CAS登錄號
- 65-85-0
- EINECS登錄號
- 200-838-9
- 熔 點
- 122.13 ℃
- 沸 點
- 249.2 ℃
- 水溶性
- 微溶
- 外 觀
- 白色針狀或鱗片狀結晶
- 閃 點
- 121 ℃
- 應 用
- 香料、醫藥、增塑劑、媒染劑、防腐劑等
- 安全性描述
- S22;S23;S24/25;S26;S36/37/39;S45;S53
- 危險性符號
- Xn
- 危險性描述
- R22;R36/37/38;R42/43
- UN危險貨物編號
- 3077
目錄
- 1 研究簡史
- 2 物質結構
- 3 理化性質
- ? 物理性質
- ? 化學性質
- 4 制備方法
- ? 工業制備
- ? 實驗室制備
- 5 應用領域
- ? 工業
- ? 食品及醫藥
- 6 分布情況
- 7 安全措施
- ? 環境危害
- ? 健康危害
- ? 危害防治
- ? 安全標志
- 8 毒理資料
- 9 儲存運輸
- 10 藥典信息
- ? 來源
- ? 性狀
- ? 鑒別
- ? 檢查
- ? 含量測定
- ? 類別
- ? 貯藏
- 11 使用限量
- 12 安全信息
- ? 安全術語
- ? 風險術語
研究簡史
播報苯甲酸是法國人在1618年首先發現的。
19世紀50~70年代,從苯甲酰氨基乙酸中提取了生產藥品所需的少量苯甲酸。
19世紀70年代,從鄰苯二甲酸與氫氧化鈣加熱生產的鄰苯二甲酸鈣鹽中回收苯甲酸。
19世紀90年代,用苯次甲基三氯水解法生產苯甲酸。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出現了一些新的生產方法,其中鄰苯二甲酸酐,鄰苯二甲酸氣相或液相脫羧生產苯甲酸是主要的生產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迅速發展起來,逐漸成為生產苯甲酸的主要方法。
20世紀中期開始以工業規模生產苯甲酸。首先用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生產苯甲酸的是美國聯合(Allied)化學公司。
1961~1964年美國陶氏(Dow)化學公司、Amoeo化學品公司和意大利SNIA粘膠公司先后建廠投產,除Amoco化學品公司用鈷鹽和錳鹽及少量溴化物作催化劑外,其余公司都只用鈷鹽和錳鹽作催化劑。蘇聯一直采用鄰苯二甲酸酐脫羧法生產苯甲酸,直到1977年才開始以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生產苯甲酸。
在70年代中國已主要以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生產苯甲酸。70年代末期正在進行甲苯氣相空氣氧化制苯甲酸,苯甲醛空氣氧化制苯甲酸,甲苯液相或氣相空氣氧化制苯甲醛與苯甲酸的研究,但未見工業化報道。近年來各國只是在催化劑的組成(有Co一Mn一Br、Co—Mn—Li、Co—Mn一Pb、Co一Zn一Br、Mn一Ni一Br及V等體系)、副產物的回收利用和產品精制等方面對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進行一些改進。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于開發了用苯甲酸生產苯酚、對苯二甲酸和己內酰胺的方法,苯甲酸的產量才快速增長 [5] 。
物質結構
播報苯甲酸(2張)
苯甲酸是苯環上的一個氫被羧基(—COOH)取代形成的化合物。苯甲酸的羰基與苯環平面分別成15°時,原子(基團)的空間作用能最低,成優勢構象,間位具有較高電荷密度,在親電取代反應中羰基(—COR)為間位定位基
[6] 。
理化性質
播報物理性質
苯甲酸是有光澤的、白色的、單斜品薄片狀或針狀結品。質輕,無氣味或微有類似安息香或苯甲醛的氣味。它的蒸氣有很強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能隨水蒸氣揮發。在約100 ℃時開始升華 [7] 。
1 g苯甲酸溶于2.3 mL冷乙醇、1.5 mL沸乙醇、4.5 mL氯仿、3 mL乙醚、3 mL丙酮、30 mL四氯化碳、10 mL苯、30 mL二硫化碳、23 mL松節油。水中溶解度隨堿性物質(如硼砂、磷酸三鈉)的存在而增加 [4] 。
苯甲酸的常用物理性質數據如下表所示 [7] :
苯甲酸常用物理數據項目 | 數值 |
升華溫度(℃) | 100 |
折射率 | 15 ℃ | 1.53974 |
131.9 ℃ | 1.504 |
臨界常數 | 溫度(℃) | 479 |
壓力(kPa) | 4468.4 |
密度(g/cm3) | 0.358 |
壓縮因子 | 0.244 |
偏心因子 | 0.62 |
離解常數25 ℃(Ka) | 6.339X10-5 [7] |
液體密度(g/cm3) | 130 ℃ | 1.078 |
160 ℃ | 1.049 |
190 ℃ | 1.019 |
220 ℃ | 0.9873 |
蒸氣壓(kPa) | 96.0 ℃ | 0.1 |
146.7 ℃ | 2.7 |
186.2 ℃ | 13.3 |
249.2 ℃ | 101.3 |
摩爾熱容[J/(mol·℃)] | 180 ℃ | 232.95 |
210 ℃ | 240.91 |
240 ℃ | 248.99 |
270 ℃ | 257.32 |
蒸發潛熱(J/mol) | 130 ℃ | 59323 |
160 ℃ | 57355 |
190 ℃ | 55270 |
220 ℃ | 53043 |
在水中溶解度(g/100g水) | 0 ℃ | 0.17 |
25 ℃ | 0.34 |
50 ℃ | 0.85 |
80 ℃ | 2.75 |
其他溶劑中溶解度25 ℃(g/100g溶劑) | 無水乙醇 | 58.4 |
乙醚 | 40.8 |
氯仿 | 15.02 |
甲苯 | 10.6 |
甲醇(23 ℃) | 71.5 |
四氯化碳 | 4.14 |
丙酮 | 55.6 |
苯 | 12.17 |
乙烷(17 ℃) | 0.94 |
氣體粘度(mPa·s) | 400K | 86.78x10-4 |
600K | 129.44x10-4 |
800K | 170.19x10-4 |
液體粘度(mPa·s) | 130 ℃ | 1.29 |
160 ℃ | 0.9 |
190 ℃ | 0.659 |
化學性質
苯甲酸是最簡單的芳香族羧酸,具有芳香性,也具有羧酸的性質,因此可發生兩大類化學反應,一是苯環上的取代反應,二是羧基的反應。苯甲酸是弱酸,比脂肪酸強。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都能形成鹽、酯、酰鹵、酰胺、酸酐等,都不易被氧化。苯甲酸的苯環上可發生親電取代反應,主要得到間位取代產物。
在羧基上的反應
(1)轉變成鹽
苯甲酸在水中電離常數Ka=6.4×10-5(25 ℃),苯甲酸的酸性稍強于環己烷甲酸,這是由于苯環上的sp2雜化碳原子電負性較大,給電子作用較弱。可以與堿或者堿性物質反應 [7] 。
與碳酸氫鈉反應(2)轉變成酯
苯甲酸與醇(如甲醇、丁醇、芐醇等)反應,生成相應的酯。例如 [7] :
與醇反應(3)轉變成酰氯
苯甲酸中的羥基被氯取代生成苯甲酰氯[98-88-4],用于這個反應的含氯試劑有五氯化磷、三氯化磷和亞硫酰氯。例如 [7] :
轉變成酰氯(4)轉變成酸酐
苯甲酸與脫水劑一起加熱時,兩分子苯甲酸脫去一分子水生成苯甲酸酐[93-97-0]。常用乙酸酐作脫水劑,磷酸作催化劑。
轉變成酸酐(5)轉變成酰胺
苯甲酸與苯胺在180~190 ℃的溫度下反應,生成苯甲酰苯胺(N-苯甲酰替苯胺),該反應的產率約為84%。
轉變成酰胺(6)氧化反應
用苯甲酸的銅鹽作催化劑,用氧氣氧化苯甲酸,可生成苯酚和二氧化碳 [7] 。
氧化反應(7)還原反應
在Al(NO3)和Mn(NO3)2配制的催化劑下,苯甲酸可以和氫催化還原得到苯甲醛 [8] 。
還原反應在苯環上的取代反應
苯甲酸在苯環上發生親電取代反應,苯環上的氫原子和苯的氫原子一樣,可被各種原子或原子團取代,但苯甲酸苯環上的段基是吸電子基,是使苯環鈍化的間位定位基,因此苯甲酸的磺化、硝化和氯化等取代反應比苯的相應反應要困難一些,使用催化劑和提高反應溫度,可以克服這種鈍化趨勢 [7] 。
硝化反應在苯環上的加氫反應
在金屬鉑作催化劑的情況下,苯甲酸氫化生成六氫苯甲酸,它是生產己內酰胺的中間體。添加水可使還原速度增快,反應溫度和壓力應比羧基還原時低 [7] 。
苯環上的加氫反應脫羧反應
苯甲酸可以在加熱條件下,脫去羧基并生成二氧化碳,即發生脫羧反應(屬于取代反應),反應溫度約為150~170 ℃。
脫羧反應與金屬有機化合物的反應
苯甲酸可以與格林試劑、甲基鋰等金屬有機化合物發生反應,生成對應的金屬有機化合物。其中,苯甲酸與甲基鋰反應是制備酮的一般方法。
與甲基鋰反應制備方法
播報工業制備
最初苯甲酸是由安息香膠干餾或堿水水解制得,也可由馬尿酸水解制得。工業上常用甲苯、鄰二甲苯或萘為原料制備苯甲酸,上述原料可從煤焦油或石油中獲得。此外,由甲苯生產苯甲醛時可副產苯甲酸 [9] 。苯甲酸的工業生產方法主要有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三氯甲苯水解法、鄰苯二甲酸酐脫羧法,此外還有芐鹵氧化法 [10] 。
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
最早用此法生產苯甲酸的是美國Alied公司。常用的催化劑為可溶性鈷鹽或錳鹽,以乙酸為溶劑。其反應機理為自由基反應,反應溫度為165 ℃左右,壓力為0.6~0.8 MPa,反應為放熱反應。副產物主要有苯甲醛、苯甲醇、鄰甲基聯苯、聯苯、對甲基聯苯及酯類。副產物均可回收和利用,尤其是苯甲醛和苯甲醇,其本身單價常為苯甲酸的4~5倍,可以大幅度提高裝置的產值和利潤。
盡管以甲苯為原料制苯甲酸的氧化法世界上還有氣相氧化法、化學計量氧化法,但空氣液相催化氧化法不僅三廢少,而且反應條件溫和,仍是主要生產方法。
甲苯液相空氣氧化三氯甲苯水解法
甲苯于100~150 ℃進行光氯化反應所得三氯芐基苯,在ZnCl2存在下(或用石灰乳及鐵粉)與水反應得苯甲酸。以三氯芐基苯計,苯甲酸產率為74%~80%。由于該法耗氯,HCl水溶液加熱腐蝕極嚴重。因此,此法只能是甲苯氯化水解制苯甲醛和苯甲醇的副產物回收利用的補充方法。
三氯甲苯水解鄰苯二甲酸酐脫羧法
該方法可分為液相法和氣相法。前者催化劑為鄰苯二甲酸鉻鹽和鈉鹽等量組成的混合物;后者的脫羧催化劑為等量的碳酸銅和氫氧化鈣。副產物有鄰苯二甲酸、少量聯苯、二苯甲酮和蒽醌。
鄰苯二甲酸酐脫羧法芐鹵氧化法
以芐鹵為原料,KMnO4作氧化劑也可制得苯甲酸。國內有文章報道用此法制苯甲酸,其后處理過程無需脫色和重結晶就能得到白色苯甲酸晶體,而且產率高達86%,反應是在有相轉移催化劑存在下進行的。
芐鹵氧化法上述4種合成方法中,以甲苯液相空氣氧化法為主;而甲苯氯化水解制得的產品不宜用于食品工業;鄰苯二甲酸酐脫羧法制得的苯甲酸不易精制,成本高,只是在用量不大的藥物產品制造過程中采用。
實驗室制備
原理:甲苯的甲基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成羧酸,生成苯甲酸,鉀鹽(K2SO4)、錳鹽(MnSO4)和水。
方程式如下:
實際上在PH=7時,甲苯+高錳酸鉀→苯甲酸鉀+氫氧化鉀+二氧化錳+水
藥品與用量:甲苯1.5 g(1.7 mL,0.016 mol)、高錳酸鉀5 g(0.032 mo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0.1 g。
操作流程:用100 mL的圓底燒瓶。安裝回流裝置。向反應瓶中分別加入5 g高錳酸鉀,0.1 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1.7 mL甲苯及50 mL水,攪拌加熱沸騰(劇烈攪拌,猛烈沸騰),保持反應物溶液平穩沸騰。
當大量棕色沉淀生成,高錳酸鉀的紫色變淺或消失,甲苯層消失時,反應基本結束。過濾出二氧化錳沉淀,濾液用濃鹽酸酸化,析出苯甲酸的沉淀,抽濾得粗產品。
應用領域
播報工業
(1)生產苯酚
苯甲酸經液相氧化可以生產苯酚。日前主要生產國有荷蘭、美國和加拿大,近年來魯姆斯(Lumus)公司開發了苯甲酸氣相氧化制苯酚工藝 [7] 。
(2)生產對苯二甲酸
對苯二甲酸是合成纖維滌綸的原料之一。苯甲酸鉀發生歧化反應生成對苯二甲酸鉀和苯,用酸處理反應混合物,可得對苯二甲酸,副產鉀鹽可循環使用。世界上絕大部分對苯二甲酸是以對二甲苯為原料生產的,而對二甲苯比甲苯要貴得多 [7] 。
(3)生產己內酰胺
己內酰胺是生產尼龍的原料,一股都用苯酚和環己烷生產,也可以用苯甲酸生產 [7] 。
(4)化工中間體
苯甲酸可以作為生產苯甲酸酯和苯二甲酸酯的中間體,苯甲酸酯和苯二甲酸酯是重要的增塑劑。苯甲酸經溴化反應可以制得溴苯甲酸,間-溴苯甲酸可以作為電照像材料的粘合劑。 [11]
(5)增塑劑
苯甲酸分別與二甘醇、三甘醇、二丙二醇反應分別生成重要的常見的樹脂增塑劑二甘醇二苯甲酸酯(DEDB)、三甘醇二苯甲酸酯(TEDB)和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DPGDB),廣泛用于樹脂、涂料和粘合劑的生產 [12] 。這些酯佛點高,化學穩定性好,主要用作聚氯乙烯樹脂,聚醋酸乙烯樹脂和聚酯樹脂的增塑劑,此外苯甲酸芐酯還可作醋酸纖維素和硝化纖維素樹脂的增塑劑 [7] 。
(6)緩蝕劑
苯甲酸鈉有緩蝕作用,如把苯甲酸鈉加入汽車冷卻系統的冷卻水中(苯甲酸鈉濃度為1.5%)可防止冷卻系統生銹和腐蝕。若該冷卻裝置中包含有鑄鐵,還需同時加入亞硝酸鈉增加緩蝕效果。此外還可以把苯甲酸鈉摻入包裝紙漿、膠乳涂料、漆、切削油和機器油中防止金屬腐蝕 [7] 。
(7)涂料
苯甲酸還可用于改進各種醇酸樹脂涂料的光澤、粘性、強度和耐化學腐蝕性。苯甲酸鹽和苯甲酸可終止醇酸樹脂高聚物的鏈增長,促進產品的結晶度 [7] 。將苯甲酸引入醇酸樹脂之后可使漆膜快干,但又不似苯乙烯那樣不耐溶劑。改性后的醇酸樹脂制成的漆膜的光澤、硬度和耐水性等都有所提高。
(8)染料載體
苯甲酸、苯甲酸丁酯大量應用在聚酯纖維染色中,在疏水的聚酯纖維染色時,它們可作為染料載體 [7] 。
(9)潤滑劑
苯甲酸鈉可以作為金屬加工、藥品生產中的潤滑劑。
食品及醫藥
(1)防腐劑
苯甲酸和苯甲酸鈉有殺菌和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且低毒無味,因而它們廣泛地用作防腐劑。在微酸性介質中,僅0.1%濃度的苯甲酸可抑制細菌生長。改變pH值對苯甲酸鹽的殺菌作用和抑菌作用影響很大,在堿性介質中其效果明顯降低,pH值在2.5~4.5時效果最佳 [7] 。
在食品工業中,苯甲酸,苯甲酸鈉可作醬油,泡菜、蘋果酒、果汁、飼料等的防腐劑。在藥物、化妝品、牙膏、香粉、煙葉等中,苯中酸和苯甲酸鈉也作防腐劑。苯甲酸鈉在水中有較大的溶解度,通常用得更多一些,但它的pH值較高,殺菌和抑菌能力比苯甲酸弱得多 [7] 。
(2)藥物
苯甲酸、苯甲酸鈉、苯甲酸芐酯等都可以用于制造各種藥物,分別治療關節炎、膿腫、支氣管炎、皮膚病等,還可用作局部麻醉劑 [7] 。苯甲酸可以制作苯甲酸水楊酸軟膏,苯甲酸水楊酸軟膏是以苯甲酸、水楊酸為主要原料,加入羊毛脂、黃凡士林制成的藥劑。其中,苯甲酸與水楊酸聯合,可以治療成人皮膚真菌病,淺部真菌感染如體癬、手癬及足癬等疾病。
(3)定香劑
苯甲酸可以用作果汁飲料的定香劑。可作為膏香用入薰香香精。還可用于巧克力、檸檬、橘子、子漿果、堅果、蜜餞型等食用香精中。煙用香精中亦常用之。因苯甲酸的溶解度小,使用時須經充分攪拌,或溶于少量熱水或乙醇。在清涼飲料用的濃縮果汁中使用時,因苯甲酸易隨水蒸氣揮發,故常用其鈉鹽。